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2009-4-12 Gregorian Chant

格列高利聖詠 (Gregorian Chant)

中世紀基督教音樂的代表是格列高利聖詠( Gregorian Chant)。該聖詠出現在 6世紀,因羅馬教皇格列高利( GregoryI,在任 590- 604)而得名。據說公元 6世紀時,各地教會音樂並不統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會音樂的統一,將原有的各地教會的教儀歌曲、贊美歌等收集、選擇、整理,編成一本《對唱歌集》( Antiphonarium),並對調式及用法加以規定。格列高利聖詠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詞的單音音樂組成。它是一種忠實表達經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脫、冷靜、毫無人間的欲念。它並非為欣賞,而純粹是為宗教禮儀所創作,是實用音樂,並不重視聽覺上的美感,或俗樂的誇張。這種聖詠以純人聲演唱,沒有樂器伴奏,不用變化和裝飾音。它也沒有節 線和拍子記號,完全是自由節 拍,歌詞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聖詠全都是天主教的禮儀歌曲,只供教士吟唱,會眾不參加唱詩。
格列高利聖詠形成後,迅速傳向各地,特別是在義大利北部、英國、愛爾蘭、法蘭西等地得到了普及發展。直到 14世紀,在天主教會中還只有格列高利聖詠。在今天的天主教會中,格列高利聖詠也仍然常被採用。
格列高利聖詠作為歐洲封建社會初期的主體音樂,可以說是西方音樂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發展與整個西方音樂史有密切的關係。在記譜法的研究、音樂理論、複音音樂的興起與發展、音樂學校的成立等許多方面,都要提及格列高利聖詠,即使現代的調式音樂也是以格列高利聖詠的調式為基礎。
格列高利聖詠中最富特徵的旋律不僅長久地保存在中世紀作曲家的創作中,而且還保存在後來許多世紀的作曲家的創作中。我們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聽到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 5樂章 、聖‧桑的附有管風琴和鋼琴的《 C小調第三 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鋼琴和管弦樂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流傳至今的許多樂曲,如小步舞曲、軍隊進行曲,以及奏鳴曲第一樂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聖詠擴展而成。產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複音音樂就是由兩個或更多互相獨立的聲部構成的音樂。這種音樂的產生,標誌著西方音樂前進了一大步。複音音樂出現下中世紀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聖詠發展而成,其音樂家都是天主教會的僧侶。
早在 7世紀初,在天主教會中就有些僧侶音樂家對在格列高利聖詠上加上另一聲部的伴奏感興趣,並進行了一些試驗。但實際使用複音音樂是在 9世紀。
當時,一些僧侶音樂家嘗試在格列高利聖詠的下方加上一個平行四 度或五 度的聲部,這一變化,就把格列高利聖詠的單音音樂變成了複音音樂。這種簡單的複音形式稱為“奧爾加農” (Organum,也有人譯為平行調 )。歐爾佳農產生于法蘭西的利摩日,並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數演唱對答吟唱讚美詩和特定彌撒部分的技術高音的歌手所演唱。最初的奧爾加農多為二 聲部,它在巴黎聖母院發展到了最高水平。在那裡,第三 、甚至第四 聲部被增加到原來的單旋律聖歌上。奧爾加農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聖母院的樂師雷翁南( Leoninus,生活于 12世紀),他曾創作了大量的奧爾加農,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為《奧爾加農總集》,是按天主教全年節 日創作的,全部歌曲皆屬于二 聲部花腔式的奧爾加農。到了 11世紀末,有些僧侶音樂家又嘗試把平行曲調加在聖詠的上方,由平行至斜行,漸漸又至反向進行。反向進行被肯定以後,複音音樂的另一種重要形式就產生了,這就是“笛斯康都”( Discantus,也有人譯為“反行調”)。笛斯康都以反向進行為原則,容許聲部交錯,並允許三 、六 度音程和經過音的進行,使旋律更加華麗。它多用于教會歌曲,主旋律多採用彌撒曲和每日祈禱經文中的旋律。笛斯康都盛行于法國,其最著名的作曲家是雷翁南的繼承人,巴黎聖母院的樂師裴勞定( Perotinus Magnus,約 1183-1236)。他的作品多超過兩聲部。
(摘錄自網路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